详细说明

万字罗汉床

特此声明:本网站仅为方便大家查看产品款式,最终价格以展厅实时折扣价为准,尺寸以实物为准
1
产品编号
FH4-
产品规格
长宽高198×98×88cm
同款另尺
1
材质俗称
刺猬紫檀
木材产地
冈比亚
木材烘干
20天
毛坯厂家
老潘红木
油漆厂家
老潘红木
表面处理
环保清漆/烫蜡(可选)
商品件数
3件/套
市价参考
12000元
工厂直销热线
13923811387
收藏
商品说明

产品长宽高尺寸:198×98×88cm

红木表面处理可选:烫蜡/环保清漆

价格包含坐垫

本产品可随意搭配/单个销售

可代发全国各地物流到付(物流时间正常在5天左右)

正常下单2-10天即可发货

物流会钉木架,如有损坏无条件免费维修或换新


本商品所标尺寸每批货会有稍微误差(大约在±2cm),最终按实物为准;

如有需要精准尺寸要求的请在订货前特别说明。


有工厂,有保障!大展厅,更信赖!

老潘红木工厂自产自销

2000平米大展厅现货

展厅地址:深圳市光明区红木小镇洒金街7座二楼整层

尊贵专线:13923811387

导航搜索:深圳老潘红木

联 系 人:潘先生

微信专号:13923811387

邮箱地址:917938556@qq.com

工厂地址: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义和镇新结村68号324国道旁老潘红木

尊贵专线:19928737954

联 系 人:袁厂长


老潘红木,公明红木,罗汉床,万字罗汉床


罗汉床的历史典故

据说罗汉床之所以得此名,主要是因其早期多为僧人使用,而且在崇尚佛教的时期,俗人也常坐此床谈经论道,宋人所绘《维摩图》便是明证。维摩乃大乘居士,他神态安详,正手持法器在床榻上现身说法。当然,维摩仅仅是众多居士中的代表而已,在宋元时期这种床式更为普及,即使一些文人雅士,也坐其上修身念佛。如此说来,将其称为罗汉床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。    老潘红木罗汉床

贵妃榻: 是古时妇女小憩用的榻,面较狭小,可坐可躺,制作精致,形态优美,故名“贵妃榻”。 腰身窄而长、距离地面半米左右、类似长櫈而周身三面设有围栏——贵妃榻别具一格的造型赋予了自身优美的气质。在概念上是专供女人小憩所用——它颇具贵妃醉酒后伏卧其上的古韵,更显流光溢彩。


罗汉床是中国传统卧具中最“闲适”的一种,书房、客厅乃至于卧室里都可以陈设。


中国传统家具里的罗汉床,是厅堂中十分讲究的家具。事实上,罗汉床的历史和演变早从唐代就开始了。

通览历朝历代的绘画作品,频频可见古人以榻或罗汉床为中心的生活场面。明代以后,特别是在清代,这种礼仪已成定式。因此,罗汉床由朴素向华丽发展,逐步强调自身的装饰。


唐 代 罗 汉 床


中国古代家具历史中,床榻类家具的发展脉络之一,源自于商周青铜禁。唐代吴道子的绘画中,清晰的表现了维摩诘坐榻的造型。


公明红木罗汉床


罗汉床又名“弥勒榻”,是从汉代的榻逐渐演变过来的。榻,本来指专门的坐具,经过唐代及宋元的发展,形体逐渐加大。


唐代罗汉床产生于隋唐五代时期,由于垂足而坐成为一种趋势,高型家具迅速发展,并出现了新式高型家具的完整组合。此时的罗汉床,具有高挑,细腻,温雅的特点,材质方面以木质居多。


可惜的是,唐代罗汉床传世者无一,基本只能借助绘画、出土壁画等图像资料以及少量出土模型。这个时期的罗汉床其实更近似于榻。


宋 代 罗 汉 床


唐、五代罗汉床是宋代罗汉床的发展之源,但宋式罗汉床又是明清罗汉床的之源。宋代罗汉床具有典雅平正的艺术风格,其造型古雅、色彩纯净,并且内敛天真,不事雕琢,以质朴取胜,给人清淡雅致之感。


公明红木工厂,罗汉床


《史籍》——坐具


在完备的宋代家具体系中,尤以椅类家具最让人印象深刻。早期的高型坐具是以墩类、凳类为主的,都没有靠背。没有围屏的榻历史,要早于带围屏的罗汉床。彼时,几乎所有的高型家具,都不具备倚靠功能。


宋代榻的功能仍然较为多变,它既可以供人躺卧休息,也可以供人在上面活动,摆放东西,而且也可以供人垂足而坐,这时似乎它已在使用功能上转变为坐具。目前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榻的形象多于床,其形制也比床丰富。


箱形结构为隋唐以来的传统形式,与此形式相结合的是束腰与托泥的形式。这种榻古朴端庄,底座多带有壸门装饰,和后来兴起的框架结构的榻相比,不免多费材料,工艺也变得复杂,例如,宋佚名《维摩图》中的三围子榻即是如此。


公明红木,罗汉床,贵妃床宋佚名《维摩图》中的榻


古代床榻除了官宦和较为殷实的人家大量使用外,一些寺庙里的方丈住持们亦时常在床榻上打坐悟禅或讲经论道,故又俗称“罗汉床”或“弥勒榻”。


明 代 罗 汉 床


随着木工技艺的进步,以及追求简约风尚的审美习惯,箱型榻中间用于支撑的腿足逐渐减少,甚至完全省略,只留下最外侧的腿足。而原先垂直相交的板足,渐渐融合为实木的方腿,底部的勾尖进化为马蹄状。成书于明代崇祯朝的《金瓶梅》刻本插图中,这种直足内翻马蹄的床榻屡见不鲜,可见早已成定式。


书中刻画的此类床榻,有着典型而清晰的特征:三围板、无束腰、及直足内翻马蹄。这些出自安徽工匠之手的刻画,明显反映出作者对庭院建筑、家居环境及家具器物的深入了解,在此基础上细致周详的描绘出晚明时期,南方地区的生活常态。


有一副非常有名的画——《韩熙载夜宴图》,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以榻或者罗汉床待客的场面,明初,人们待客的最高级别是在罗汉床上,特别是清代,这种这种礼仪已成为定式。


老潘红木,罗汉床,贵妃床


明代罗汉床于前人的基础上,在左右及后面装上围栏,以棂纹板居多。还有以三块独板做围子的,淡黄色的色调,有没得木纹,素雅的造型,体现出明代高超的艺术匠心和神韵。


明代的罗汉床有束腰和无束腰两种形式,有束腰多为鼓腿彭牙大挖内翻马蹄,无束腰则为直腿式。罗汉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围子的做法上,最简捷朴质的只有三块光素的整板,正中一块稍高,或有的整板加一些浮雕花纹;另一种是围子四周有边框,中部用短材攒接出各种各样的花纹。


清 代 罗 汉 床


清代前期罗汉床基本保持了明代的风格和特点。变化的是用料和工艺,如用材越来越厚实,装饰越来越华丽。清代的罗汉床大多采用雕花镶嵌,金漆彩油等手法。镶嵌的多以玉石、玛瑙、瓷片、大理石、螺钿、珐琅、竹木、牙雕等为材料。


清代罗汉床经常设在厅用以待客,使用时正中放一炕桌,上陈茗瓶茶具。主客各坐一边,作用相当于现代的沙发和茶几。较大的罗汉床,即可供坐,又可供卧。一般情况下,放在卧室供卧的成为床,放在厅堂待客的则成为榻,是一种十分讲究的家具。


明清罗汉床的制作也有许多区别。大理石做围子是明代家具中不曾见的,其次是围子装石的形式也与清代施工手法大异其趣。从床腿亦可区分出是明作还是清作,明式鼓腿彭牙与清式的大挖缺做工区别完全在于对罗汉床腿的理解,是有力而含蓄,还是有力而夸张。


总体上,明式罗汉床鼓腿彭牙腿足,给人有力度但十分含蓄,清式罗汉床的大挖缺腿足,在力度上多了活泼,略显夸张。


公明红木工厂,罗汉床清 黄花梨龙纹三围板式罗汉床

公明红木厂家,罗汉床清早期 黄花梨三屏风雕螭纹大罗汉床


公明红木罗汉床,贵妃床清 紫檀嵌瓷心罗汉床 故宫博物院藏


公明罗汉床,光明贵妃床清早期紫檀彭牙鼓腿罗汉床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


当 代 罗 汉 床


古人消夏纳凉,观星赏月,常将床榻之类移于庭院之中。因而对家具的轻盈和便利,就有所要求。而罗汉床的特殊制作,都是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而产生的设计。


一方面受西方家具浪潮的影响,另一方面是当代人的生活习惯,罗汉床的功能逐渐被沙发所替代。随着东方生活美学的复兴,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也在不断的改进罗汉床的形制和外观。


首页     企业形象     产品中心     联系我们     红木知识


Copyright @ 2019. All rights reserved.老潘红木 版权所有

声明:本站部分资讯及图文采集自网络,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核实处理。



技术支持: Alieggs | 管理登录
×
seo seo